新安水淀的变迁

中科医院曝光资质 https://m-mip.39.net/nk/mipso_4895883.html
文:周润彪战国时期,燕南长城(今新安北堤)南的白洋淀一带为黄河故道,东流入海,源远流长。黄河,由于河水浑浊色黄而得名,以多泥沙,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。到东汉永平十三年(公元70年)后,古黄河改道南移。因地处燕国南界前沿军事要地,为防范赵国,始建浑埿城(今安新县城)。浑埿城周围的水域,明确记载的淀泊谓之大埿淀、小埿淀,最早见于《水经注》。《水经注》系北魏地理学家、散文家郦道元为汉代桑钦所撰《水经》作注的一部著作,用散文化的语言,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祖国的人情风物、山川河流,记述了水流的发源和流向,同时还兼及所经地区的城邑、关津、村镇的地理情况、建制沿革和历史事件。在《水经注·易水》中注曰:易水又向东流,有埿水注入,埿水上口承接两个淀泊于容城东南,称大埿淀、小埿淀。这支水南流注入南易水,汇流处称为埿洞口(今同口),水边有浑埿城,易水经过它的南边,东面汇合滱水。《水经注》中的易水,只是滹沱河水系中的一个分支。历代史学家多认为在易县,还有人都以为易水只有一条,其实,易水分为南、北、中三条易水。谭其骧主编的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第四册(地图出板社年10月第一版)“相、冀、幽、平等州图幅(标准年代为年)也仅绘出一条”。事实上,这不过是北魏郦道元时代的北易水。另外,还存在着一条南易水。南易水,俗称雹河、瀑河,发源于狼牙山东麓,流经易县南部,经瀑河水库流经今安新县安州、新安注入白洋淀。历史上南易水曾是政治军事方面的一条重要河流,以易水为界,南归赵国,北属燕国,故有“燕南赵北”之称。左侧为新安北堤(燕长城堤)远为安新新大桥值得一提的是,许多人熟悉的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,自古著名。《水经注·易水》卷中,注文在全篇的最后一句提到:“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者也。”它其实只是易水的一条支流,滱水就是今唐河,这里所称的“长城”,《水经注疏》有较详解释:“考《易水注》屡言长城,燕之长城,西自今易州安肃、容城境,东抵文安。文安之长城,特燕、赵之东界耳”。据考证,公元前年,古易水上,燕太子丹为荆轲壮别之际,荆轲慷慨悲歌。于是世上有此《易水歌》流传,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也被世代传颂。《战国策》所记“送之至易水上”后接“祭祖,取道”。其“祖”,《墨子·明鬼下》有言“燕之有祖”,而清代学者王引之、孙怡让等均释为“祖泽”,当指湖泽而言,似符合其本义。当时荆轲刺秦王过南易水,所看到的“祖泽”,应是大埿淀、小埿淀这一片水域,并无其它淀泊的文字记载。战国时期,新安时为燕国的南界,燕长城堤之北的水淀,大埿淀、小埿淀一带,也兴建了一些农田水利设施,无论地表水,还是人工建造的水利设施,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利用,大埿淀、小埿淀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。淀边农田种植也为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。易水堤防位于易水沿岸,后来由堤防扩建成为燕国南长城,今新安北堤,谓之易水长城,具有双重作用,既是燕国的军事设施,又是大型水利工程。浑埿城历代多为容城县管辖,金泰和四年(年)改浑埿城为渥城县,隶属安州。泰和八年,州治由安州迁至渥城,渥城升为安州州治,大埿淀、小埿淀也随之改称为大渥淀、小渥淀。从战国荆轲刺秦王后,时隔多年,到宋代,何承矩筑塘泊防线,才有了今天格局的白洋淀诸淀泊。新安,号称“水城”,四境皆淀,河淀交汇,沟濠纵横,淀泊与洼地遍布。浅水处是低洼的湿地,雨水一多,便成邻壑,“岁失耕稼,闾阎凋敝”。邑人陈舜道《秋涝悯时》反映了新安遇水灾时的情况与民生的艰难。“涨流横肆虐,堰溃树连颠。何处禾栖亩,无边浪接天。眼穿官放娠,魂断地征钱。朝夕应难保,谁能待稔年”。“大涝洼,在县西南,野水所汇也”。明代高阳孙钥《大涝洼》有诗云:“鱼龙今不夜,村落大河湄。已自绝烟火,仍看换霆霓。范甑蛙同怒。巢居鸟共栖。诟租悍吏下,索饭痴儿啼……”。城东南的白家洼,城南的古家洼,深水处城之北的大渥淀、小渥淀,则是碧波荡漾,波光粼粼。明代都御史孙慎《新安水淀》有诗云:“一望湖天接杳茫,兼葭杨柳郁苍苍。长空淡荡入飞鸟,积水清虚浮夕阳。偶为游观添浩叹,忽从流水得行藏。兴来更欲扁舟去,极目烟波看海洋”。城东、南,那些大的淀泊,烧车淀、大小鸭圈淀、白洋淀等,狂风骤起,更似淀面上卷起层层波涛,就像奔跑的羊群,烟波浩淼,广阔无涯,望不到边际。大渥淀、小渥淀何时、因何改称大溵淀、溵家淀,没有明确记载,不过,经过查证资料表明,在清初的史料、志书中己有此叫法。如:清乾隆《新安县志》载:“大溵淀,在县西北五里,即《水经》所谓大渥淀也。周回四十里,白沟河溢出,由容城天沟、芦草湾水汇而为淀。溵家淀,在县东三里,即《水经》所谓小渥淀也,流自长流河所潴”。按:旧志云,新安泽国也。其淀若大溵、若溵家,水一入,即经年难涸。盖诸堤专防诸河之水,自不能为内水计,最为民所累。故其地最贱,是有害而无利。若白洋、石丘、平洋、烧车、东南西北诸淀,环几十聚落,一望菰芦,杂以菱藕,网竿置丽所在。而是民虽出入沮洳之场,作息风波之上,然习而安焉,稍食其利,而忘其苦。至于澜平波浅,蒲绿荷红,渔歌菱唱,差可拟西湖洞庭也。雍正三年(年),直隶全省遭受水灾,新安河水泛滥,田庐漂没。雍正帝认识到“直隶地方,向来旱涝无备,皆因水患未除,水利未兴所致”,决定进行治水营田,任命怡亲王允祥和大学士朱轼主持这一工作。怡亲王、大学士朱轼等上《畿辅西南水利疏》,认为易水有三支:濡水(名北易水)、苞水(名南易水)、武水(名中易水)。濡水与涞水相会合后,流量变大,请在原来石坝、阡渠的旧址上建闸,充分利用水利。同时根据新安水系的特点,提出了除害兴利的水利计划方案:在三台村南开一道引河,引漕河之水汇入雹河,引雹河由新安正北入应(溵)家淀;南岸筑堤保护县城,大、小溵淀圩田、种树。于是决定在新安查勘水利,进行规划,治理河道,开河疏流,开辟水田。水利营田就这样开展起来。雍正四年怡亲王自三台村以南开新河一道,引漕河入雹,雹河入烧车淀,以泄雹河夏秋涨溢之灾。怡亲王还在烧车淀的南岸筑堤建闸,“以陴节宣”,抵御附近河水泛滥,把多余的河水引入淀池中。又筑新堤一道,沿新河南岸,自三台村西,至南河头,以防西北南下之横流。这样,“堤内大溵淀数百顷皆引流种稻,屡获丰收,泽国已成乐土矣”。新河,自三台西引萍、雹支渠,北流折而东,至四公堤,灌大渥淀。南河头堤,引烧车淀水,灌溵家淀,沟渠交通,以邑城西关堤,东堤张家庄堤为下口,今渠多堙塞。雍正四年秋,大溵淀疏渠泄水,营田“数百倾为膏腴之地”,初见成效。雍正五年,在水利营田府下设京东、京西、京南及天津四局,负责水利营田工程。以新安为京西局,新安西北大溵淀、东北溵家淀,共营治稻田顷。县治西北大溵淀营治稻田,共顷35亩9分3厘。农民自营稻田,共14顷4亩3分。雍正六年,新安县之东宋家庄、东南刘家庄等处,农民自营稻田共顷66亩9分9厘。雍正七年,新安县西南太平庄、赵家庄,西北大溵淀营治稻田共顷59亩9分,农民自营稻田共27顷88亩。自雍正五年至七年,由于稻田屡年丰收,形成“穗秸积于场圃,粳稻溢于市廛”的景象。因新安人不习惯食稻米,为避免粳稻丰收而伤农,怡亲王等人请求由国家在秋冬发帑收购稻米,以防米商参与其中,谷贱伤农,影响农民种植水田的积极性,又能使百姓得钱后买小米、高粱食用,由此农民种稻获得了厚利。雍正八年五月,怡亲王因病去世,不久,水利营田转入衰落阶段,新安营田基本处于停顿状态。乾隆二十七年(年)复经开浚。以后,新安营田一直不景气,引河淤塞,闸堰废弃,但在这期间,仍有不少人进行了一些开发水田的努力,但成效甚微。清末、民国时期,大溵淀、溵家淀失去了水利营田作用之名,人们逐渐恢复大渥淀、小渥淀旧称。今流传为大王淀、小王淀,实际新安正音大渥淀、小渥淀。因口语关系(渥、涡、王皆一音转),误字大王淀、小王淀,更不是以大王村(今大王镇)、小王村命名的大、小淀泊。近期,笔者查阅了有关文字资料与地图,并无一处显示大王淀、小王淀之称。(作者近注:还有的文章又有所发现,如老百性所口语大王淀,实际民国二十年地图标注的是大汪淀)记得在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,大渥淀、小渥淀水面尚存,汪洋浩渺,蒲草青青,白鸥飞翔,船只点点。撒鱼网的、扣大罩的,春夏之交,淀边的螺蛳异常肥美,不少人为了一饱口福,卷裤腿下淀摸螺蛳,特别是在六十年代初困难时期,人们带着铁锹、小锄,从大王淀边挖地梨充饥,生熟皆可食,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。水是生命之源,生产之要,生态之基。新安二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就是一部兴水利、除水害的奋斗史。丰富独特的新安水淀文化,是这座城市赋于当代及后人的宝贵财富。悠悠水事韵味长,大溵古淀谱新章。自年4月1日宣布设立雄安新区至今,国务院先后批复《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》、《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(-年)》,标志着雄安新区从规划阶段正式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。要利用水文地貌和历史文化,塑造以大溵古淀为核心的生态苑囿;利用城市水系、蓝绿空间以及大溵古淀调蓄涝水,在线实时监测白洋淀水位,适时抽排城市内部雨水,构建“北截、中疏、南蓄、适排”的排水防涝格局;利用地势低洼的中部区域,恢复历史上的大溵古淀,结合海绵城市建设,营造湿地与城市和谐共融的特色景观。千年大计,百年大事,恢复“大溵古淀”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。——End——

往期文章

水城新安淀边市镇注:本文选自安新县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所编安新县文史资料(第七辑)《寻找记忆中的新安城》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taihexianzx.com/thxls/8190.html